top of page

吃肥行之尋幽訪隱:宗廟、昌德宮秘苑

※吃肥行系列的食物全集錦在最後一篇,本文內不會詳述

  昨天在景福宮買的是combination tickets for palaces,所以這天基本的計畫就是把票好好地用完。加上吃晚餐時,于恬隨口提到了昌德宮秘苑是必須訪的行程,第一站就往那兒去。秘苑是一定要導覽帶的,除了入昌德宮的票之外還要另買門票。中午12:30的中文時段仍有餘額,便愈訂了。因為時間尚早,我們就先到附近的宗廟去。

  宗廟是西元1394年由朝鮮太祖李成桂所建(搞不清楚他是誰的人歡迎回南韓國家頁面再看一次歷史簡介),為供奉君王和王后的地方,是世界最古老的皇家儒教祠廟。走在圍牆外,就聽到禮樂絲竹之聲不絕於耳,可惜來不及到大門就停了。

  週六的宗廟沒有導覽,只能自己走走看看。

 

  進園區右手邊是香大廳和望廟樓,是保管香、祭文和布帛的地方,同時也是祭祀前,祭官的等候處。特別的是,這裡有一間小小的恭愍王祠。恭愍王是高麗王,對外曾打敗過元朝,不知何故竟然一個高麗王被供奉在朝鮮的宗廟中。

  整個神殿綠意盎然,相當幽靜。建築密度很低,樹木蓊鬱,各色葉片層層疊疊,空氣清新涼爽,倒像是個大公園。一進門就是一條窄而長的石子路,通往園區深處。立了一塊牌,說明這是只能給靈魂走的「神路」,更添莊嚴神秘。

  再往前是齋宮,是國王和世子準備祭祀之處,由御齋室、御沐浴廳和世子齋室組成。國王和世子必須由南門進入,經過這裡清心潔身後,才能夠前往正殿祭祀。(有點像中國的焚香沐浴吧。)

  望廟樓有幾個房間擺了些書本讓遊客可以坐下休息翻閱,而齋宮也有些許收藏品和解說。香大廳裡有影片和實品展出,很詳細地介紹了宗廟祭禮(但祭禮這東西真的太困難了,遠遠超出我的文化素養可及範圍之內)。輕輕鬆鬆參觀,感覺挺舒適愜意的。

  更往深處是寬廣的正殿,正殿供奉著19位王和30位王后的靈位,寬闊的正殿前廣場便是舉行祭禮的地方。而正殿的院子中,還有供奉朝鮮時代83位功臣的功臣堂。保存祭器、祭具的典祀廳就在遠遠的角落。然而在西元1421年,正殿不夠用了,世宗便把太祖的四代祖先遷移,建造了最靠北方的永寧殿。

​  我們造訪時,正殿和永寧殿的內部都沒有開放參觀,稍微有些遺憾。

  這幾日的古蹟巡禮,總是有年紀不等的學生在戶外教學、寫作業,不禁也要感嘆,難怪他們對國家認同感這麼強。加之自2008年崇禮門縱火事件後,首爾政府自覺對古蹟的維護不足,因而開始了不少修復計劃;又每個景點都有固定的中英日韓文導覽,規劃真的相當完善,可見韓國人對文化保存、歷史文物和觀光產業的認真。

 

  慢慢走回昌德宮,這才發現原來套票之中本就包含了秘苑導覽的票。工作人員挺好說話的,我找不到收據,她還是讓我退票。

  昌德宮比景福宮小得多,正殿是仁政殿。有點累了,並未很仔細參觀建築或讀相關歷史,只是緩緩散步著。遊客不多,空曠的宮殿充滿閒適。不少女孩子穿著韓服,看來反而不是她們在參觀古蹟,而是我們走回了朝鮮時代。

  閒散地往後走,到秘苑前集合準備聽導覽。秘苑是昌德宮和昌慶宮共同的後院,在西元1405年修建,佔了昌德宮總面積高達百分之六十,是王室休息之處,同時也是舉行各項活動(演習射箭、軍事訓練、宴會)的地方。整個院子延著自然景色走,一路連接上後山鷹峰。

  導覽開始之後呢,我就發現了一件相當糟糕的事。我們的導覽員是一個非常熱愛中華文化的韓國人,中文說得非常好,連文言文都很通,聽說是自學的!但糟糕之處在於他太好笑了......好笑到整整90分鐘我真的完全沒有辦法專心聽他的解說,就算聽進去了,笑一笑又掉出來了......

  芙蓉池位於後苑的中心,裡頭種的是蓮花。南面有小小的芙蓉庭,庭子的兩根柱子伸進水裡,相當特別。導覽說:「你看這個亭子,可以划船,可以釣魚,所以叫做什麼?釣~~魚~~臺~~~~欸欸幹什麼幹什麼不要激動!」

  照片中的建築是於1776年建立的二層樓閣,一樓是君王直屬的圖書館奎章閣,二樓是閱覽室宙合樓,旁邊則是書香閣。宙合二字,指「連通宇宙天地」,而前方的魚水門,意在提醒君臣之間如魚兒和池水,不可分離。科舉考試就在奎章閣外舉行,由國王親自監考。

  其實每個建築的細節都有許多含意,例如圓頂的四柱涼亭,意味著天圓地方。還有許多含有儒家或道家思想的小地方,但我真的記不住了。朝鮮是農業國家,種桑養蠶抽絲織錦是相當重要的產業,因此國王會在後院裡親自種植糧食,而王后也會親手飼養蠶,用以苦民之苦,並鼓勵百姓勤勉。導覽員說:「以前王室為了體會民間疾苦,所以在宮裡建了像平民一樣的房子來體驗,就像你們台灣的那個什麼……觀光農場!」

  我們去參觀那天,不知道為什麼,玉流川沒有水。

  導覽員又問了:「看到"流觴曲水"要想到誰?」過了半天沒人反應,他跳腳,「王羲之!!你們這群人是非洲來的是吧?」

  裡頭真的是金碧輝煌,又大又寬敞。我讓阿珠媽搓搓身體,覺得自己脫了一層皮,從來沒有這麼乾淨過。每一間不同溫度和不同特色的小屋。有猛烈的松木火汗蒸,舒適溫暖的木炭汗蒸,涼爽的森林浴,也有零下的冰屋。累了一整天,這樣洗一趟真是通體舒暢。餓了就喝甜米釀,配上煙燻三色蛋,整個人懶懶的不想動,實在是人生一大樂事。

​回上一頁

  前幾天在捷運站走了不老門的贗品,今日總算是碰到真的了。

  老實說,走到後來我真的,非常非常餓......從昌德宮秘苑出來已經下午兩點,餓壞的情況下我們往鐘路三街亂走,看到一間看起來是餐廳的東西就走進去。滿屋子韓國人,沒有關關客/光光客,結果,吃到了超級好吃的湯!果真是亂闖的人最有福!愈不顯眼之處愈有在地美食!這是我出門在外一貫的信仰!

  吃飽過後,下午決定在汗蒸幕打發。雖然這幾天都有做了些功課,韓國朋友也滿不在乎地表示"Saunas are all the same. There's no recommendation because we don't even care." 但最後我們還是決定前往觀光客聖地--龍山汗蒸幕。

© 2017 by Jessie Huang

代表我去過

代表我有認真寫遊記
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