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請點地圖,前往該地旅遊筆記

  南韓,即是大韓民國,首都和第一大城皆為首爾,與外港仁川合為京仁工業區。第二大城釜山,有南韓第一大港,有釜山工業區。

  很多跟我一樣不太少女的人都說過韓國好無聊。

  曾經,我也覺得韓國就是個只能逛街和瘋韓劇的膚淺地方,直到我親自探訪。要理解這個國家的吸引人之處,要能享受它的景點,必得先稍稍了解它的歷史,才不會走馬看花卻走得意興闌珊。

 

  從遠古時期開始,朝鮮半島一帶就一直有朝代興衰起落,直到西元400年左右,高句麗、百濟、新羅三國鼎立,進入朝鮮的三國時代,延續了200多年之久,橫跨中國的南北朝至唐朝。而後,在唐朝的協助下,西元676年,新羅統一了朝鮮半島。約在西元900年,高麗建國。(若有韓國朋友,他們會強調此時代是"C"orea.)

  直到西元1392,原為高麗將君的朝鮮太祖李成桂起兵謀反,自立為王,建朝鮮國。從此李姓執政,進入了大韓劇時期。(誤)

  西元1895年甲午戰爭後,時為藩屬國、跟中國唇齒相依的朝鮮受到影響,也是一陣亂七八糟,開始不斷尋求各個國家的庇護,也捲入了列國之間的角力。於是在1897年,國內一片支持獨立的聲音下,朝鮮高宗宣布從此脫離中國,大韓民國就此建國。

  韓國有幾個重要人物,是參觀古蹟時必須要知道的:

  世宗大王:朝鮮第四代大王。在位期間因為覺得漢字太難而發明了訓民正音(就是現在的畫圈圈韓文字),使得教育能夠普及到窮苦人家。

  趙大妃:在高宗時代為大王大妃,由於高宗即位時年僅十二歲,前三年由大王大妃垂簾聽政。

  興宣大院君:本名李昰應,高宗的生父,居於雲峴宮。趙大妃退位後,李昰應掌權,號興宣大院君,封大院位大監。

  明成皇后:高宗的王妃,在世時稱閔妃,明成皇后為諡號。甲午戰後,當時採懷柔政策的日本卻和閔妃起了爭執,雙方因而強硬起來,閔妃親俄態度日益明顯。同年底,閔妃在景福宮玉壺樓被日本人暗殺並焚屍,史稱「乙未事變」。

※趙大妃、大院君和明成皇后三人代表不同的力量,三方之間的權力鬥爭持續了很久。雖然不是什麼很大的重點,但是韓劇很喜歡的題材。

  西元1910年,《日韓合併條約》簽訂,進入日治時期,直到1945年二戰結束。此後朝鮮半島由中國、美國、英國、蘇聯共同託管,被劃分為南北兩塊勢力範圍。1950-1953年的韓戰,使得南北韓正式分裂,成了今日的事態。

​回上一頁

© 2017 by Jessie Huang

代表我去過

代表我有認真寫遊記
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