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
一訪瑤池金母:天山,天池

  傳說,西王母娘娘,也就是金母「居崑崙之 間,有城千里,玉樓十二,瓊華之闕,光碧之堂,九層元室,紫翠丹房,左帶瑤池,右環翠山。」而這個開蟠桃宴的瑤池,便是坐落天山之間的天池。

​  作為新疆行的尾聲,滿載著神話傳說的天池是最夠格的。是日一早我們從烏魯木齊市區出發,前往天山的天池景區。抵達的時候是早上十點多,景區售票口已然萬頭攢動。盛夏時分,陽光像一根根金針那樣扎人,空氣卻很涼爽。遊客紛紛向附近的小販買了寬邊帽,一片人海戴著花花綠綠,添了俗氣,可惜了白雲冰峰一色,綠波層林難分。

  湖上停泊了幾艘裝飾成這樣的浮誇龍船,頗令人出戲......這艘就是我們要遊湖的船,內裝也是貼了滿滿的花紋壁紙,十足古裝劇氛圍。人多嘈雜,空氣滯澀,稱不上一趟舒適的航程,實在可惜了風光明媚;原該是神仙沐浴之處,沾染了塵囂。當然也不是指塵世不好,俗氣有俗氣的可愛。

 

  下船之後,群山環抱之中躺著一個長型石碑,刻著長長的《天池賦》,乍看之下還會以為是舊時詞賦,實際上卻只是數年前的作品。途經一個棚架,鮮豔的布條寫著「天山武林大會」、「天山論劍」,才知道就在我們抵達的前兩天,各門派如今的掌門人才在這裡切磋武藝。據說崆峒派掌門人還險些被前來挑戰的觀眾撂倒。小說裡,習武者總是依賴著寶典,後人終究超越不了前人,不知今日各家掌握的密集尚存幾何?

  山水之間,旅途將盡,餐廳旁幾個年輕男子在做餅,還有比這更世俗更美好的事嗎?

  天色清朗乾淨,少了一點雲霧繚繞的嬌羞,這天的天池是大膽放縱的,對比強烈,色澤很亮。一路都是遊客,只要有人的畫面就可惜了大景,不過不減湖光山色,相當明艷。我總是會為了路邊不明的花草駐足,人流的壓力下很少有人有心情和觀察力多在它們身上流連,但我覺得植物是山景最細緻精巧的點綴,如同一幅畫的工筆細節;植物是一個環境的背景畫面,讓所在之處有了色彩有了故事情節。

  每次出國都會悔恨自己當初歷史地理讀得太差勁,但新疆畢竟熟悉,再如何差勁也會知道一些,加之又是武俠裡常見場景,實在是滿坑滿谷的親切,感覺隨手拾起什麼都是知識。天山雪蓮、藏紅花、吐魯番的葡萄、崑崙山出產的和田玉(更有傳說中的羊脂玉),瑤池、阿爾泰山、古爾班通古特沙漠、額爾齊斯河、白戈壁黑戈壁毛戈壁,維吾爾族的美女、馬背上的哈薩克族、金髮碧眼講正統普通話的俄羅斯族,新疆羊肉、道地的咨然、大盤雞.....


  新奇的事物又更多更多更多,有太多太多東西超出想像,而我不過這樣匆促走過。中國之大,世界之大,我多擔心我看不完、走不完。離開這充滿神話的地方,才明白了《天池賦》:一經瑤池開睡眼,方知昨日井中行......

​回上一頁

© 2017 by Jessie Huang

代表我去過

代表我有認真寫遊記
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