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
​墨清松濤濃情淡染:富蘊縣

   額爾齊斯河是阿勒泰人的母親河,正是有了她的潤澤,才使阿勒泰水草豐美、牛羊肥壯。《西遊記》中,唐僧一行人路經西梁女國,誤喝「子母河」水而有孕;據聞額爾齊斯河水含重氫,使不孕女子排卵,人稱「送子河」,一如書中情節。

​  於富蘊縣夜宿一晚後,隔日一早便前往可可托海。
 

  抵達可可托海地質風景區門口時,已經一條人龍在排隊等接駁,幸好人流移動速度還算快,並不算久候。富蘊縣位在準噶爾盆地的北緣,是額爾齊斯河的發源地。沿途景色和昨日的戈壁風貌已經截然不同,凍泉零雪谷,墜葉弄風絲。河畔大多是樺樹,這裡最著名的便是白樺林,據說秋冬之際會轉成一片金黃色,我們去的季節還是很有沁涼感的綠色山景。美則美矣,卻不及昨天的天高地闊能帶來的震撼感。不過在風景區內輕鬆健行也還算寫意。

  回頭路上有些少數民族兜售著他們的食物。我們買了哈薩克女人做的囊餅,但一旁的馬奶跟酸奶實在不敢嘗試,我難得有不敢試的東西,想想不過就是優酪乳嘛。是說囊餅這種東西樣貌好像也還滿多的?

  一路上都有見到一些哈薩克氈房,原來有些是可以給人家住宿的。(這時又來一個很難弄清楚的少數民族問題:氈房跟蒙古包的差別到底在哪?最直觀的圓頂的就是蒙古包,而類似尖錐形的則是哈薩克氈房;還有氈房的門絕對不會朝西開,因為伊斯蘭教聖地麥加在西方。)這裡的山大多受寒風風化後,迎風面崩解,形成光禿禿的岩石面,稱不上鬼斧神工,卻是滿可愛的。像這樣的蜂窩狀風蝕樣貌還有名字,叫佛坎。

  要過人稱情人橋的阿米爾薩拉橋、越過額爾齊斯河的時候,看河水翻滾有點感動,照片實在拍不出壯闊,完全當得起大江西去浪濤盡。小時候興趣是背對聯,有一對我一直覺得很北七,是紀昀對乾隆的:「泰山石,稀爛挺硬;黃河水,翻滾冰涼。」雖然這裡既不是泰山,又非黃河,此時這個北七的對句卻感覺很貼切。在新疆旅行總有走進課本裡的感覺,那些很遙遠的名稱如今就在腳下,有很大的不真實感。

 

  過橋後很快就抵達神鐘山。神鐘山是額爾齊斯大峽谷的重要景點,一整座花崗岩山被風化得圓咕嚕咕嚕的,像一口鐘。相對高度其實只有351米而已,又很不幸地被我拍得很醜,感覺相當迷你......(網路上頗多遊記,看起來都是抄旅遊簡介的,什麼「神奇絕妙」、「孤峰傲立」......嗯哼。還大家都抄一樣的。)

  而後不免俗地要往全世界最大的礦坑--三號礦坑去。深100多米,長寬數百米,產多種稀有金屬。礦坑裡還有卡車出入,但跟整個坑相較之下實在太迷你了(有沒有看到有沒有看到,圖中央呢)。雖然很壯觀,但每每看到礦坑就很替環境心疼,不知道這算不算是必要之惡。

  下午時分,離開可可托海風景區,在離開富蘊縣前,最後訪了可可蘇里湖。此區大約許久沒有下雨,原本應該深約兩米的湖水已經見底,手冊上的什麼「沙鷗翔集」、「魚翔淺底」當然是想都別想了。但看這兩千多畝乾涸的泥地,還是會感覺到自然的力量之驚人。小桃子湊過來說,她只要心情不好,回到新疆,天地之大,就會覺得世界上再沒什麼好計較的了。

​  或許這一片土地,除了是家鄉之外,更是一個傾訴的對象,是他們的信仰。

© 2017 by Jessie Huang

代表我去過

代表我有認真寫遊記
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