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
吃肥行之首爾美食記

  我對吃是很堅持的。不是要吃得高級,而是必須吃得道地。基本上,我出國時就拒吃中式料理和麥當勞。

  我對那些說得出「韓國的韓式料理比台灣做的還難吃」的人非常非常不以為然。來自發源地的料理畢竟才是淵源、才是它應當有的味道。吃不習慣是自己舌頭狹隘,只能接受自己熟悉的事物罷了。這幾天的食物裡有我吃得慣的,也有覺得不太能接受的的,但總的來說真的是身心靈和肚皮都滿足。

2016/06/09 午餐:明洞餃子館

  這間是名店,但吃過之後實在是有點失望。客人絡繹不絕,但招牌的餃子感覺就是水餃做成沒湯汁的小籠包,而看起來很厲害的冷麵卻沒有嚼勁,過於單純的辣味不是很耐吃。最後吃得撐撐的,跟媽媽你一口我一口推託半天,還剩了不少。

2016/06/09 早餐:神仙雪濃湯

  似乎是網路上推薦的必吃美食之一。媽媽點了最基本款的牛肉雪濃湯,味道淡淡的,相當順口,加點鹽層次就更豐富,但只在好喝的程度,並不到非常驚人。而我點的長壽雪濃湯則是相當優秀,人蔘味重而不嗆,湯很濃郁,裡頭還有大蔥、紅棗、銀杏......拌白飯下去,就變成一碗美味的粥。

​  韓國很多餐廳桌上都會有一鐵盒的泡菜免費取用,光這個就可以吃得不亦樂乎。

2016/06/09 晚餐:Maple Tree House

  Helen帶我去的,是高級的餐廳,據說他們聚會也偶爾會來這裡。

​  我不知道是韓國這兒的烤肉店都是這樣,還是只有這一家--他們的一個套餐,只有一種肉,其餘都是小菜。光生菜就附了好幾種,連紫蘇葉都有。每一種生菜夾肉吃起來的感覺都不同,所以也是很有樂趣。肉是服務生幫忙烤的,沾醬更是棒極了!只是印象中真的很貴......(確切價格我忘了,畢竟不是我付的錢......)

2016/06/10 早餐:Isaac

​  就是......很普通很普通的早餐,卻要排隊排到天荒地老。不知道為什麼會這樣有名,或許是因為韓國這類的店比較少?我資質駑鈍無法評論。

2016/06/09 宵夜:Coffee Gallery

  很可愛很別緻的一家咖啡廳。我們坐二樓的座位,這一帶設計成bunk bed的樣子。我們爬到上鋪,有個小茶几和小桌燈,顏色暖暖的很溫馨。還可以拿小毛毯來蓋,彷彿就在好友家裡過夜,坐在床上閒聊。雖然提拉米蘇吃起來滿普通的,但真的很適合話家常。我特意問了名字希望下次來首爾可以再訪。

2016/06/10 點心:仁寺洞茶屋

  千辛萬苦才找到的傳統茶屋,就是衝著他們的點心而來。其實選擇並不很多。媽媽點了傳統刨冰,裡頭是紅豆、黃豆粉、牛奶、和一點黑糖凍之類的東西,味道很特別清爽,正巧我們又走得很累,吃一碗涼的真的很舒服。而我點了熱梅子茶(不要問我為什麼要點熱的,這是一種心情)和茶點:沾蜂蜜吃的烤麻糬和兩塊糖餅。烤麻糬的口感是偏硬的,而糖餅的味道也跟我想像中不太一樣,算不上喜歡吧,但總是應該試試看。

2016/06/10 點心:耕仁美術館附設傳統茶苑

  先不論餐點如何,這是一個很美的地方。外頭擺了兩口大水缸,幾座亭子,樹影交錯,很安定心神、悠然的景。

  媽媽為了咖啡來的,基本上沒得選,就只有一種黑咖啡。但茶的種類不少,我點了水正果,是韓國的傳統茶類之一,又稱為柿餅汁或肉桂茶,內有肉桂、生薑、柿子、松子和蜂蜜。冰冰涼涼,雖然味道有點特殊,喝第一口會嚇一跳,但多喝幾口卻挺舒服的,沁入心脾。

  這裡傳統的茶很豐富,是我會想再訪的地方。

2016/06/10 晚餐:全州中央會館

  和于恬一起的晚餐。小小的館子,是老店,人多擁擠,他們家的石鍋非常出名。我本來沒有特別有興趣,因為在台灣我是不愛吃石鍋拌飯的,但這一試之下驚為天人!他們家的石鍋拌飯名不虛傳,非常精采!我們點了兩鍋,味道非常不同;海鮮煎餅也很棒,料多豐富,很厚一層,口感很好。我這天的日記寫下「這是目前最美味的一餐」。

2016/06/11 早餐:味家本粥

  其實我來首爾之前沒做什麼功課,所以不知道原來這家也是很多人推的名店。它就在神仙雪濃湯的頭上,那天見到招牌覺得看起來不錯,就決定要來試試。

​  一大早的就高朋滿座,日本人尤其多。菜單非常吸引人,我點了松茸鮑魚粥,媽媽則選人蔘雞粥,都是走香濃軟糯路線的,而且料多豐富,吃了不會很快就餓,非常好吃。

2016/06/12 晚餐:我忘記哪間炸雞店......

  才在鬧著來韓國竟然都沒吃韓式炸雞,最後一天晚上就路過了炸雞店,看了喜歡就進去。

​  非常非常奢侈地點了看了就知道吃不完的套餐:左邊那盤是各式各樣的餅,有泡菜的、有豆餅、也有蔬菜的,詳細我記不清楚了。附兩碗豆腐辣湯,倒沒有覺得特別好吃。炸雞多汁不油膩,程度中上。點了一壺米酒,吃得撐撐的配點小酒,替韓國行血下美好的終篇。

​回上一頁

2016/06/11 午餐:奶奶血腸湯 할매순대국

  這間是意外之喜,昌德宮秘苑出來餓的前胸貼後背了,往鐘路三街亂闖闖入的。後來才知道,這是在地的一間平價血腸湯店,看到菜單上的選擇我都要痛哭流涕了。猶豫了很久之後,我們點了牛大骨醒酒湯和豬骨血腸湯。嗚嗚嗚嗚我真的好感動喔,比台灣的韓式牛大骨湯濃郁幾百倍。啵啵啵沸騰的湯,跟厚重的味道,學著旁邊的客人丟白飯下去,也非常好吃。

  很多人不能忍受血腸的味道,但我覺得還可以接受。吃到這間真的是太快樂了。

2016/06/11 晚餐:似乎是在明洞各家路邊攤隨便亂吃,我沒拍照,也想不起來了....

2016/06/12 早午餐:陳玉華奶奶一隻雞

  光是決定一隻雞要吃哪間,就想了超級久的,最後還是決定來吃妹妹推薦的陳玉華奶奶。

  上桌時意外地覺得有點陽春,就一個大鋁鍋,清清的湯,裝著素淨的一堆雞肉,當時還疑惑了一下,這真的會好吃嗎。事實證明我完全多慮了!我真的不懂啊,為什麼那隻雞一開始看起來明明就是生的,滾一滾卻那麼軟爛!原先清澈的湯頭也變得醇厚。我們加點了馬鈴薯、一些年糕,還有比較少人點的大蔥(非常非常推薦,大蔥在雞湯裡滾一滾很香甜)。這裡也有自取的泡菜,有些人會把泡菜加進湯裡一起煮。我盛了一碗湯試了一下,我只能說我不建議,除非我們的味蕾不一樣。

​  吃到將盡時,我把白飯丟下去燉,最後熬成一鍋雞湯粥。讓我想到小當家的烏骨雞料理是用白飯提出雞肉最單純的美味,這也有異曲同工之妙(哪裡?)。總之,這是我回台灣後,最念念不忘的味道。

© 2017 by Jessie Huang

代表我去過

代表我有認真寫遊記

bottom of page